11、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堅持的原則
堅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實效、與時俱進的原則。
12、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六進”內容
進機關、進鄉鎮、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村)、進宗教活動場所。
13、十九大明確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方向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14、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15、中國特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最重要目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重要途徑:
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6、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相互”各民族相互 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17、三個離不開: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
18、四個“人人”:
人人都樹立民族團結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講民族團結的話,人人都做民族團結的事。
19、五個認同:
強化對祖國的認同、中華民族的認同、中華文化的認同、中國共產黨的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20、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個原則: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