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2日,由人畜共患病與轉化醫學內蒙古自治區協同創新中心、包頭醫學院、包頭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包頭市科學技術局、包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3年學科高質量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包頭醫學院轉化醫學協同創新論壇”在包頭舉辦。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王占國,包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海泉,我校黨委書記阿古拉教授分別在會議開幕式致辭,會議由校長崔成立主持。

本次會議是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的重要指示重要講話精神,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包頭作出的“一個創新、三個實現”重要指示。會議以“細胞、環境、健康”為主題,以國家醫療衛生領域發展戰略調整和醫學教育科研動態為導向,深入探討新時代醫學高等院校學科建設重點方向及轉化醫學發展規劃,努力促進學校學科建設邁上新的臺階,促進民族地區高等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取得新突破,助力包頭市打造醫療高地、教育高地,為“健康包頭”“健康內蒙古”“健康中國”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貢獻包醫力量。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王占國致辭

包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海泉致辭

校黨委書記阿古拉教授致辭

校長崔成立教授主持開幕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心血管研究所所長董尓丹研究員,國家衛健委病因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哈爾濱醫科大學孫殿軍研究員,創傷、燒傷與復合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戰傷感染與特需藥品研究室主任梁華平研究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張幼儀研究員,蒙古國立醫科大學D.Davaadagva教授在主會場分別作了《需求牽引、創新驅動,推動康復醫學高質量發展》《中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及研究進展》《抗感染顛覆性技術在戰創傷領域中的應用》《交感應激性心臟損傷機制與干預》"SCHOOL OF PHARMAC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的專題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心血管研究所所長董尓丹研究員作題為《需求牽引、創新驅動,推動康復醫學高質量發展》的報告


國家衛健委病因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哈爾濱醫科大學孫殿軍研究員作題為《中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及研究進展》的報告


創傷、燒傷與復合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戰傷感染與特需藥品研究室主任梁華平研究員作題為《抗感染顛覆性技術在戰創傷領域中的應用》的報告


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張幼儀研究員作題為《交感應激性心臟損傷機制與干預》的報告


蒙古國立醫科大學D.Davaadagva教授作題為《SCHOOL OF PHARMAC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的報告
大會還設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中(蒙)醫、臨床醫學4個分會場開展了20多場學術報告,并進行了墻報交流。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分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