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科技“突圍”工程實施,凝聚學科建設與科研創新合力,4月15日,我校召開2025年度科技“突圍”工程專題調研會,校黨委委員、副校長蘇燕主持會議,研究生院、科研處、各二級學院及附屬醫院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科研處負責人針對自治區相關文件進行了解讀,并部署了相關工作:一是錨定“五大任務”關鍵領域,聚焦生物育種、生態環境等方向積極申報重大專項,嘗試與對口支援我校的高校合作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二是加強高能級平臺建設,梳理我校現有大型儀器設備情況,推動跨學科平臺整合,確保現有重點實驗室通過考核,并力爭新的創新平臺。三是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持續向“蒙科聚”平臺推送我校優質的科研成果,促進我校科研成果轉化效率。壓實二級學院主體責任,強化校地企協同,力爭橫向課題立項穩步提升。四是服務區域發展,要求各二級單位積極舉辦大型科普活動,推動科研資源共享,推進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助力包頭市高地建設。
研究生院負責人圍繞學科提質升級與高層次人才培養提出舉措:一是全力推進一流學科突破行動,以公共衛生、基礎醫學等學科為抓手力爭學科晉位升級。二是加速碩士點布局,加快推進我校申報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作。三是強化產學研協同育人,落實研究生培養全覆蓋工程,鼓勵跨學科導師團隊建設,并依托“科技小院”模式和聯合培養基地,深化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進一步推進我校科技“突圍”工程工作落實和發展。
會上,副校長蘇燕強調,科技突圍需統籌學科建設與科研創新的雙向發力:一要以“交叉融合”為核心,打破學科壁壘,重點推進臨床醫學與人工智能、基礎醫學與公共衛生的協同創新,形成特色學科群。二要夯實科研項目質量,加強國家級項目申報與成果獎項培育,推進有組織科研,注重青年科研人才系統性培養。三要嚴守安全底線,強化實驗室分級管理,確保科研環境安全。四要深化校地合作,主動對接自治區、包頭市需求,推動成果轉化與產業孵化,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次會議分析了科技“突圍”工程的實施路徑,為學校實現學科晉位、科研突破與服務升級奠定了行動基礎。
(科研處 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