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起步于1994年,最初為學校直屬的計算機教研室,經過近三十年的建設,現已成為集教學、科研、學生管理為一體的學院。現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智能醫學工程3個本科專業。同時還承擔全校研究生和本、專科學生計算機基礎、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高等數學等公共課程的教學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下設綜合辦公室、教學科研科、醫學信息學教研室、網絡與硬件技術教研室、計算機基礎教研室、數學教研室、生物數學教研室、大數據教研室、智能醫學工程教研室、實驗室和團總支等科級機構。學院現有教職員工35人。任課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位占比90%,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或副高職稱13人,講師8人,初級及以下10人;師資隊伍中獲自治區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教壇新秀1人,1人獲得包頭市“5512”領軍人才稱號。在2023年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我院教師團隊榮獲新醫科副高組二等獎,1名教師榮獲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醫學組一等獎,1名教師在包頭醫學院課件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并被評為包頭市青年崗位能手,5人次在學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榮獲三等獎以上獎項,多人次被評為包頭市和包頭醫學院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三全育人先進個人和師德標兵。多名教師在歷屆全國“新華三杯”、“藍橋杯”、“挑戰杯”大賽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1名教師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以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身份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做訪問學者,多名教師赴國內知名院校訪問學習和進修。
學院科學研究工作成績顯著,近5年發表各類學術論文共96篇,其中中文核心論文15篇,SCI論文8篇,EI論文3篇;獲批各類項目100余項;出版教材8部,著作14本,實用新型專利15項,軟件著作權27項。
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和項目申報,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近三年,立項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5項,花蕾計劃項目7項,申報“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20余項,其中1項獲得了校賽金獎,同時獲得全國第七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內蒙古自治區選拔賽銅獎,在內蒙古自治區挑戰杯“新華三杯”全國大學生數字技術大賽中兩次獲得內蒙賽區一等獎并獲全國三等獎,在全國計算機設計大賽,“藍橋杯”等比賽中也屢創佳績。培養了一批有能力、素質高的應用型專門人才,近五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88%以上,學生就業專業相關度保持在85%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平均高達95%,就業質量持續提高,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有電子信息和醫學信息類的科研院所、醫藥衛生事業單位、醫院信息科、醫療軟件開發企業等,部分畢業生考取公務員,部分畢業生考入電信、聯通、移動、銀行等國有企業,統計顯示我院學生就業單位穩定、起點較高。
經過近三十年的建設,學院堅持改革創新,加強內涵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推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人才培養、特色凝練、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均取得豐碩成果,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學科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學院將繼續秉承“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的校訓,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勤儉奉獻”的精神,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切實弘揚追求卓越、開拓創新的精神,不斷開創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改革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