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第四屆全區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比賽中,榮獲二等獎的3名教師是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的叢薇老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張騰達老師和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高晗老師,本文展播3位老師的教學視頻,供大家學習提高。
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醫--叢薇
一、個人簡介
叢薇,1995年出生,中共黨員,醫學碩士,講師。任教于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教研室,教齡3年,主講系統解剖學課程。
二、參賽視頻
三、參賽體會
時光匆匆,回顧三年的從教歷程,感慨萬千。從初登講臺的青澀緊張,到如今逐漸沉穩自信,這一路離不開學生們的陪伴與支持,是他們的積極反饋與求知熱情,讓我深知教育責任之重,也激勵我不斷探索教學的真諦。
此次參加自治區課程思政比賽,于我而言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成長之旅。備賽期間,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如同在知識寶藏中尋覓璀璨明珠。這個過程不僅提升了我的教學設計能力,更讓我對課程思政有了全新的認識。
比賽過程中,與其他優秀教師的交流切磋,讓我看到了多元的教學風格與創新的教學方法。此次比賽,收獲的不僅是獎項,更是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忱和對課程思政的深刻理解。我將以此次獲獎為新起點,把比賽中的所學所悟融入日常教學,用心教學,讓課程思政之花在教育的花園里絢爛綻放。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張騰達
一、個人簡介
張騰達 碩士研究生 講師 任教2年 智能醫學教研室 主講課程:計算機基礎、數據采集和預處理
二、參賽視頻
三、參賽體會
參加課程思政大賽讓我深刻體會到思政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通過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增強了學生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交流中獲得的新教學方法激發了我的創新思路。堅定了在未來教學中堅持思政教育的信念,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醫學人才。這次比賽,從教姿、教態、語調、現場發揮等都至關重要,從教以來,將比賽的收獲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在籌賽過程中,無論學校還是學院都給予我極大的幫助,為我們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本次比賽,收獲良多,使我成長,更堅定了我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的信念。
第一臨床醫學院——高晗
一、個人簡介
高晗 碩士研究生 主治醫師 任教3年 第一臨床醫學院骨科學教研室 主講課程:外科學
二、參賽視頻
三、參賽體會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參加這次課程思政比賽對我來說就像是踏上了一場充滿挑戰與收獲的成長之旅。從決定參賽的那一刻起,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為我深知這是一個提升自我、突破自我的絕佳契機。
備賽期間,積極參加每一次培訓,認真聆聽專家們的講解和建議,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我深刻體會到,要講好一堂課并非易事,需要深入挖掘課程的高階性、創新性與挑戰度。而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更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它不能是生硬的灌輸,而要像春風化雨般,自然而然地滋潤學生的心田,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思想的啟迪和熏陶。
在整個備賽過程中,我也不斷地反思教育的本質和使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這兩個問題始終縈繞在我的心頭。我們要培養的是心懷家國、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他們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要有一顆仁愛之心,能夠用自己的所學守護生命、服務人民,為自治區乃至國家的醫療事業貢獻力量。
教學之路漫漫,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探索創新,在每一堂課中精心播撒知識的種子,巧妙地植入思政的養分,助力學生茁壯成長為國家所需要的棟梁之材,為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