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繼續推進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六個必須堅持”深刻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品格和鮮明特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堅持“兩個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要從“六個必須堅持”深刻認識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不斷滿足各族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心系各族人民,強調“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將“堅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工作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
在黨中央的關心和支持下,民族地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極大改善、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完整準確全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要牢牢把握貫穿其中的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斷強化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意愿、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推動各民族緊跟時代步伐,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回顧黨的百年歷程,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進程中,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確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各民族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團結進步。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因應國內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黨的民族理論,完善黨的民族政策,提出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堅持自信自立,就要堅持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我們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深化“兩個結合”,不斷豐富和發展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推動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越走越寬廣。
必須堅持守正創新,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貫徹黨的民族理論政策
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九個堅持”深刻總結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寶貴經驗,其中一條寶貴經驗就是“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使黨的民族政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民族問題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堅持黨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則,在繼承我們黨民族理論政策的基礎上,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理念,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形成了以“十二個必須”為主要內容的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不斷推動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守正就是要在立場、方向、原則、道路等根本性問題上不動搖、不含糊,在黨的民族工作上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創新就是要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不斷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突破,開創新局面。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科學回答黨的民族工作時代命題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民族工作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問題,以及新時代民族工作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等時代命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民族工作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問題作為研究制定政策的出發點,把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作為打開局面的突破口。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面對敵對勢力的滲透、顛覆、破壞活動和可能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隱患,提出必須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面對社會上關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模糊甚至錯誤認識,旗幟鮮明指出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做到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
針對一些過于強調民族差異性、忽視中華民族共同性的問題,明確提出要按照增進共同性的方向改進民族工作,要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
新征程上,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會更加復雜、更加嚴峻,要不斷增強問題意識、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發現問題、直面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
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用系統觀念審時度勢、謀劃布局,強調必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高度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謀劃和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
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始終把民族問題納入解決整個社會問題的過程中。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民族工作領域的階段性特征會更加突顯,面臨的風險挑戰會更加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系統觀念沉著應對,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必須堅持胸懷天下,為世界各國解決民族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進入新時代,伴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華民族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
胸懷天下,立己達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解決民族問題所堅持的道路與西方國家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在價值導向、主體內容、執行過程、實現效果等維度截然不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領域的“中國之治”與“世界之亂”形成鮮明對比,為世界各國解決民族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中國民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