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作從來都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是當代中國民族工作者的莊嚴歷史使命。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過程,同時也是時代化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深刻把握新時代的特點和內容,是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時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時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機遇從來與挑戰共存,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也總是要在解決問題和挑戰的實踐中得到推進。
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要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就區域來看,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的大力扶持下、在東中部地區的鼎力幫助下,民族地區各族干部群眾艱苦奮斗,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大部分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發展仍然是民族地區面臨的關鍵問題。
二是解決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出現的問題。我國已經進入了各民族跨區域大流動的活躍期,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加深的同時,矛盾糾紛也會增多。要提高應對問題的自覺性,妥善處理問題。既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又要從組織紀律、公共政策尤其是從法治建設上綜合施策,用法律保障民族團結。
三是有效防范各種風險隱患,維護好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中國的反分裂斗爭歷來和國際局勢密不可分,在當前和未來的相當時期內,我國局部地區反分裂形勢依然嚴峻,國際勢力干擾破壞我國民族團結的風險不容小覷。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這也必然要求我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來源:中國民族報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資深學科帶頭人,本文為作者在中國民族理論學會2022年度學術年會上的主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