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黨的民族工作理論和實踐的智慧結晶,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和貫徹。“必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高度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十二個必須”中居于首要位置。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深刻洞察力,統攬“兩個大局”,對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作出的科學判斷,是我們統籌謀劃和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必須準確把握的定盤星。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深刻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斗爭、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歷史告訴我們,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大家的夢,也是我們各民族自己的夢。10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各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各族人民自信心自豪感空前激發,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極大增強,呈現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良好局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現在,中華民族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做好民族工作,是關系祖國統一和邊疆穩固的大事,是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更要團結一致、凝聚力量,確保中國發展的巨輪勝利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的根本保證。”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共同努力奮斗。只有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才能使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不斷實現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自覺認同,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磅礴力量。
新思想指引新航向,新時代呼喚新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共同為之努力。各族黨員干部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根本遵循,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牢記“國之大者”,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謀劃和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意氣風發、斗志昂揚,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來源:中國民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