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單位、部門:
為全面貫徹內蒙古自治區“五大任務”的戰略部署,強化我校有組織科研模式的構建,促進我校科技創新發展,提升科研創新能力與人才培養質量,為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貢獻力量,現啟動2026年度包頭醫學院科學研究發展基金項目申報指南征集工作。請各單位、部門根據學科發展需求,結合國家戰略、行業趨勢及區域健康需求,提出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可行性的研究方向建議。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目的
1.聚焦醫學領域前沿問題,凝練關鍵研究方向。
2.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
3.優化校設項目布局,為申報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奠定基礎。
4.推動我校科技“突圍”工程工作,突破相關領域關鍵技術瓶頸,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
二、重點方向建議
(請結合以下領域提出具體研究方向,但不限于此)
(一)基礎醫學研究
-重大疾病的分子機制與干預策略
-新型疾病模型構建與轉化應用
-醫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技術
-生態安全屏障關聯研究:環境污染物致病的分子機制及干預技術開發
(二)臨床醫學研究
-疑難重癥診療技術創新與規范化研究
-精準醫學與個體化治療技術開發
-臨床轉化醫學研究(如新藥研發、醫療器械創新)
(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農畜產品安全與人畜共患病防控:農牧區食品安全監測體系及人畜共患病傳播阻斷策略
-跨境傳染病防控與應急體系:面向“向北開放橋頭堡”的跨境傳染病預警及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重大傳染病防控策略與應急體系研究
-慢性病流行病學與健康管理
-環境醫學與職業健康風險評估
(四)藥學研究
-創新藥物設計與合成技術開發
-藥物遞送系統與制劑優化研究
-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篩選及作用機制研究
-藥物代謝動力學與安全性評價
-民族醫藥資源開發與現代藥理學整合研究
(五)交叉學科(醫工、醫理)
1.醫工交叉方向
-智能醫療設備與可穿戴健康監測技術
-3D生物打印技術在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中的應用
-醫學影像智能處理與輔助診斷系統開發
2.醫理交叉方向
-數學建模與大數據分析在流行病預測與防控策略中的應用
-物理療法與能量醫學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創新應用
-化學探針與納米載藥系統在疾病診療中的開發
-量子計算與分子模擬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
-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在精準醫療中的整合研究
3.跨學科融合創新方向
-腦機接口與神經調控技術
-環境醫學與材料科學交叉研究
-人工智能驅動的多學科聯合診療平臺
三、申報要求
(一)申請人資格
1.本校在職教師、科研人員或附屬醫院臨床醫師,原則上需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
2.鼓勵跨學科、跨單位聯合申報,需明確牽頭單位及分工。
(二)指南建議要求
1.方向需明確科學問題、研究目標及預期成果,突出創新性和應用潛力。
2.避免與已立項的校內外項目重復,注重學科交叉與特色優勢結合。
四、征集流程
(一)提交建議(2025年4月15日前)
填寫《包頭醫學院科學研究發展基金項目申報指南建議表》(附件1),發送至王世雄OA。
(二)指南發布
經學校遴選重點方向并形成指南,正式發布項目申報通知,啟動項目申請工作。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世雄
聯系電話:7167739
附件:
1.《包頭醫學院科學研究發展基金項目申報指南建議表》
2.《包頭醫學院科學研究發展基金項目管理辦法》
科研處
202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