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醫學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建立更加適應現代醫學教育、以健康和疾病為導向的基礎醫學課程體系,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積極推進課程改革,通過納入課程相關臨床科室的臨床教師,建立基礎與臨床聯合課程組,推動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提升。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課程教學設計和集體備課,近期由校本部李曉晶老師和第三臨床醫學院內分泌科和臨床營養科楊瑜副主任醫師,共同為2023級臨床醫學本科專業1-6班的200多名學生試點開出了第一堂聯合課程《代謝的整合與調節—肥胖與能量代謝》,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全體教師進行了全程觀摩與指導。
物質代謝是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因各種營養物質代謝和調節途徑復雜而又相互交織,學生學起來吃力又枯燥,很難將知識融會貫通并聯系實踐。針對這一特點,課程組針對該部分內容的教學設計進行了調整,相關內容講授完畢后,邀請在肥胖減重方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楊瑜老師進行線下授課,以臨床常見慢性代謝性疾病-“肥胖病”為切入點,從疾病和健康角度出發,結合前期學習的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代謝的基礎知識,不僅為學生普及了肥胖的病因、診斷標準和治療,而且介紹了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當中蘊含的生物化學機制,達到了基礎與臨床高效貫通的目的。
課堂上,老師風趣幽默、學生聚精會神,雨課堂彈幕形式的討論互動更是熱烈,課堂氣氛活躍,互動頻繁,師生都獲得了耳目一新的教學感受和體驗。課后回收的問卷調查顯示,該授課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獲得了大多數學生的好評,并且希望在今后的課程教學中加大基礎與臨床聯合的互動式授課方式力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聯合課程不僅可以作為學生早臨床教育的一種探索,而且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專業的認同和感知,激活學生的求知欲以及主動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習效果。此外,通過課程組集體備課和課程觀摩,既增加了校本部教師對臨床知識的理解和臨床案例的儲備,也夯實了臨床教師的基礎知識,使基礎和臨床教師的崗位勝任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