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我校在立德樓二樓會議室召開國際教育與對外交流工作推進會,這是繼2月7日黨委委員、副校長劉錚然主持國際教育與對外交流工作會議之后,學校再次專題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國際教育交流工作,旨在進一步落實前期會議精神,強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快推進學校教育對外交流工作向前邁進。
劉錚然副校長在講話中指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務國家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的必然要求。會議明確了學校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緊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自治區五大任務,發揮“向北開放的橋頭堡”作用,立足學校特色,發揮學校專業優勢和學科特色,加強國際交流合作,逐步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形式,積極推進國際教育交流工作的總要求。此次推進會旨在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推動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加快落地見效。
會上要求各單位、各部門提高站位,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和區域發展需求,在高層次人才培養、國際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師生互訪交流等方面持續發力,大力拓展對外交流合作,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六項具體要求,一是明確國際教育和對外交流重點區域與重點工作,二是繼續加強與上級部門單位的溝通聯系,獲得政策支持,三是發揮學校學科優勢,積極搭建新的學術科研平臺,四是拓寬對外聯絡渠道,推進國際教育工作取得新進展,五是轉變觀念,統一認識,加強各單位、部門間合作,六是明確部門、人員的“責、權、利”。會上,劉校長就部門單位間在國際教育與對外交流合作工作中的協調配合、專項工作經費嚴重缺乏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作出明確細致的工作指示。
會議聽取了人文與國際教育學院關于國際教育交流工作進展的匯報,并就繼續深化與蒙古國立醫科大學合作、建立與俄羅斯高校合作關系、邀請新加坡專家開展講座等具體工作進行了研討。
此次會議是學校對國際教育與對外交流工作的又一次重要推進,體現了學校對國際教育交流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持續推進的決心。下一步,學校將進一步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優化國際交流合作機制,推動國際教育交流工作邁上新臺階,為學校博士學位點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次會議由黨委委員、副校長劉錚然主持,黨政辦公室、科研處、轉化醫學中心、研究生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學院、麻醉學院、口腔醫學院、人文與國際教育學院、第一、二附屬醫院負責人和相關人員參會。
(黨政辦(外事辦)、人文與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