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 包醫一附院病房超聲科主治醫師
時光如梭,十年間劉揚從一名剛剛踏入醫療行業的新手,成長為超聲科“大拿”,改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立醫先立德,為醫先為人”的信念堅守和全心奉獻的從醫原則。
面對冷冰冰的超聲設備和忐忑緊張的病人,他用溫言軟語和精湛技術突破溝通障礙,縮小的是醫患距離,放大的是人文關懷。他的“手術刀”從來不是鋒利的,是通透清晰的、是溫暖治愈的。
十年間,用影像投射他人治病救人的時候,他也在不斷折射自己、警醒自己,廉潔行醫、全心服務,一切從病人出發,服務一切病人,在醫德醫風建設中成為科室的典范。

馬堯 中共黨員,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科主任
他始終以人民健康為信念,以服務患者為宗旨,創新自研了“醒神啟閉針刺法”,為腦中風語言障礙及吞咽困難疾病和其他一些心神疾患帶來福音。開展多項中醫針灸臨床“新業務、新技術”業務投入臨床應用取得療效,深受廣大患者愛戴好評。用行動詮釋大醫精誠,在個人日門診量40余人次,各類會診每日治療病人近50余人次的主業之余,主持及參與“國家971計劃項目”、自治區自然基金、自治區衛生廳項目及自治區高校科研項目19項,其中1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主編及參編論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15篇。積極參加了市衛生局組織的中醫藥方面的各種義診、中蒙醫藥中國行等各項公益活動,深入達茂旗和五二研究所社區等各旗縣社區開展各類義診活動數百次。

張毅 中共黨員,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行醫16年,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都獻給了基層醫療工作,從一名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醫學生變成了鬢發斑白的副主任醫師。學醫之初老師那句“立醫先立德、為醫先為人”的訓話時時回響在耳畔,讓他在不斷地學習中深思、踐行。時間可以改變,“大醫精誠、救死扶傷”的信念從未改變,患者可以千差萬別,平易近人、全心奉獻的原則始終如一。
16年,他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用自己的行動樹立了廉潔行醫的好榜樣。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時刻以身作則、不忘使命;作為一名醫生,他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作為一名教師,他一直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以至誠的情懷和無言的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品格情操,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醫生既“干凈”又“干事”的清廉風采。
